無痕山林:如何減少我們對環境的衝擊

ecology
Climbing
Slopes
Mountains
Hiking

身為戶外愛好者,我們有責任守護土地。這裡是進入山林時「不留痕跡」的方法,希望對您的下一趟旅程有幫助。

作者:Owen Clarke

學習「不留痕跡」 (Leave No Trace,LNT,臺灣習慣稱呼為「無痕山林」),對於保護自然美景和地球環境的完整性至關重要。尤其在高山,生態體系特別脆弱,受氣候變遷的影響也愈來愈深。透過這篇文章,PeakVisor 將深入討論無痕山林的理念。首先,我們會介紹「不留痕跡」運動的起源,以及它所涵蓋的七大準則。隨後,我們將解釋它的重要性,並討論一些常見的批評和其他可行方案。

Trash in natural areas is still a problem in the U.S., but the situation has improved immensely with campaigns like LNT and laws and ordinances prohibiting littering. Leave No Trace

什麼是無痕山林?歷史概述

無痕山林是一套來自美國的戶外理念架構,起源於1960年代。由於戶外活動風行,人們開始關注如何減少人為活動對自然生態的衝擊。這個術語最初在導遊、國家公園管理員和其他戶外愛好者之間流傳開來,用來討論美國越來越受歡迎的荒野空間裡出現的過度擁擠、垃圾和生態破壞等問題。

到了1970和1980年代,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PS)、國家森林局(USFS)和內政部土地管理局(BLM)開始培訓「荒野資訊專家」,提醒遊客如何降低自己對大自然造成的衝擊。1987年,這些部門出版了一本名為《無痕山林土地倫理》的手冊,詳細介紹了不留痕跡的準則。幾年後,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FWS)也加入了這個計劃。

Trash in natural areas is still a problem in the U.S., but the situation has improved immensely with campaigns like LNT and laws and ordinances prohibiting littering. Leave No Trace
在美國,大自然裡的垃圾仍然是一個問題。但隨著持續倡導無痕山林的概念、推動禁止亂丟垃圾的法令,情況有大幅改善

這本手冊中的無痕山林準則,也促使了1994年,同名的非營利組織「無痕山林中心」在美國戶外教育學校(NOLS)協助下成立。這個組織提供無痕山林概念一個正式的框架,並推廣相關的教育資源,透過教育、研究、志願服務和多方合作,讓社會大眾建立守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

隨後幾年,世界各地的組織也採用、並推廣了無痕山林的準則,包含山岳協會(Sierra Club)、美國童軍(BSA),還有戶外品牌 REI、The North Face 等,以及 Outward Bound 等戶外探險教育組織。漸漸地,這些理念和準則已經成為美國及世界各地戶外愛好者的常識。

Empty fuel cans recovered from a trash removal mission at Everest Base Camp. Leave No Trace
聖母峰大本營一場淨山任務裡,被找到的空燃料罐

無痕山林七大準則

事前充分規劃與準備

適當的事前規劃有助於確保安全、降低資源耗損並減少浪費。為了達到這個準則,您必須認識並遵守荒野地區的規範、評估氣象預報、避開旅遊旺季,並為危險、緊急情況和極端天氣做足準備。同時,應盡量減少一起出遊的人數,以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其中一種方法,是出發前將食物重新打包在可重複使用的容器裡,以減少垃圾。(即使您不想亂丟垃圾,塑膠包裝的小碎片也很容易被吹走、或在黑暗中被搞丟。)攜帶適當的導航工具也很重要,例如數位或實體地圖、GPS 、指南針......能帶著PeakVisor app更好,因為它可以避免您迷路、遇到危險。

Mount Taranaki Summit Track in New Zealand using PeakVisor’s mobile app. Leave No Trace
透過 PeakVisor 手機 app 生成的紐西蘭塔拉納基頂峰步道(Mount Taranaki Summit Track)。這個app是理想的工具,幫助您規劃冒險旅程並確認方向,透過它,您會找到地球上各個角落的纜車、步道、滑雪道、山峰、山屋,甚至停車場。裡面應有盡有。如果您需要的路線不在我們伺服器上,您也可以直接上傳.gpx文件。PeakVisor app適用於iOSAndroid系統。試試看吧,探索我們精彩的3D地圖,為您的高山冒險增添新的維度!

在可承受的地點穿梭和露營

目標是減少由人潮步伐和露營造成的環境衝擊。為達到這個準則,請盡量使用既有的路徑和露營地,遠離水源地(湖泊、池塘、溪流、河流)至少200英尺(61公尺)外紮營。即使在潮濕或泥濘的情況裡,也盡量一個接著一個人,在路徑中央行走,避免開闢出新的小徑和露營地。

備註:依據無痕山林的準則,岩石、礫石、沙子、乾草和雪面都是可承受的表面。

Unlik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rails are designed to withstand large amounts of human foot traffic. Leave No Trace
步道被設計用來承受大量的行走,與原始山林環境不同

妥善處理垃圾

帶什麼來,就帶什麼走。這不僅僅指「垃圾」,還包括剩餘的食物、廁紙、衛生用品(如衛生棉條)和您帶入山林的一切物品,就算它們標榜為可生物分解,也請您離開時一起帶走,不要留在山裡。

盡可能使用既有的廁所設施。如果沒有廁所,您應該找塊遠離距離水源、營地和步道至少 200 英尺(61 公尺)的角落,挖出6-8英吋(15-20 公分)深的貓洞,放置排泄物。把洞埋好後,請為它們加上一些自然環境的偽裝,以減少視覺衝擊。

妥善包裝衛生紙和其他衛生用品也很重要。根據荒野環境的不同,您可能還需要使用「排泄物分解專用袋」(wag bag)或其他衛生處理系統,以打包您的排泄物。這個專用的袋子對攀岩者來說特別方便,因為他們往往在不適合挖掘貓洞的地形中旅行。

洗碗或洗澡時,僅使用少量、可生物分解的肥皂。請把汙水帶到遠離湖泊、溪流或其他水源地 200 英尺(61公尺)外的位置,以寬弧形潑灑分散,避免傾倒在同一個位置。

保持環境原貌

這項準則鼓勵保存當地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它包括不干擾歷史結構和文物、保留自然物體原貌。同時,請避免帶進、或運輸非本地的物種。此外,除非有生存需求,請不要建造建築物或挖掘壕溝。著名的格言「除了照片,什麼也不帶走」指的就是這項準則。

A sign at Tuzigoot National Monument reminds visitors of LNT. Leave No Trace
美國圖齊古特國家保護區(Tuzigoot National Monument)一個提醒遊客無痕山林理念的牌子

降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

為了降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儘可能用輕便的爐具烹飪,並以燭火照明。在允許升火的地方,使用已建立的火環或火盆,火堆的規模愈小愈好。只使用地上能夠手工折斷的枯木,別砍斷活木的樹枝或樹幹。

結束後,請確保所有的木材和煤炭已經燒成灰燼。確認火堆徹底熄滅,直到涼到可以觸摸,然後將灰燼散佈開來。

Always be sure to completely extinguish your campfire before leaving it unsupervised. Leave No Trace
離開任何火堆前,請務必確認已經將它百分百撲滅

尊重野生動植物

遠距離觀察野生動物對於保護它們至關重要。尊重野生動物意味著絕不餵食、跟隨或接近牠們,也不以其他方式擾亂牠們的自然生命週期。只有在當地法規允許的情況下,才攜帶寵物,並始終控制它們。此外,避免在野生動物交配、築巢、撫養幼兒或冬眠等敏感時期打擾牠們。

安全地儲存食物也很重要,這可以避免動物被吸引到您的營地。請遵循當地規定,並在您所造訪的地區使用正確的方法,您可以使用封閉氣味、預防動物靠近的容器,譬如罐子、壓力盒或可以掛在樹間的乾燥袋(又稱為「熊袋」,bear bag)。請記住,您必須小心儲存的不僅是食物,還包括垃圾和其他有氣味的物品(例如牙膏、 體香劑和防曬霜)。

Bear bags hanging safely. Leave No Trace
把熊袋掛好

體貼其他旅者

無痕山林的理念不僅僅關於動植物和自然景觀,也涉及到尊重其他人。尊重其他旅者,可以讓每個人的戶外體驗更舒適。

這包括在路上保持禮貌、避免大聲喧嘩和播放音樂,以及在荒野中遇到其他人時,留些空間給他們。例如,如果有十幾個已建立的露營地,但只有兩個正在使用,請避免直接在其他露營者旁邊紮營。

無痕山林的重要性

「無痕山林」的概念之所以重要,有許多原因。這些準則讓我們能夠保持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即使戶外活動人數激增,也能確保自然區域仍然保持美麗、不受破壞,讓未來每一代的人們都能繼續享有。它們對環境的益處顯而易見。

然而,正如第七條準則(體貼其他旅者)所提到的,如何保持社會和倫理性的尊重,也很關鍵。遵守這些指導方針,可以確保戶外活動對所有群體都開放、帶來愉快和安全。

Keep nature natural. LNT is one of the reasons U.S. National Parks are so clean. Leave No Trace
讓大自然回歸自然。無痕山林是美國的國家公園們能保持乾淨的原因之一

無痕山林對環境的益處

防止過度侵蝕和退化:遵守無痕山林原則可以防止自然環境的侵蝕和退化。只要確實在原有的步道和營地活動,避免創建新的路徑或露營地,就可以把對土地的危害降至最低,這對於保持土地原始的面貌至關重要。

保護野生生態: 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實踐無痕山林發揮了重要作用。餵養或接近野生動物,會干擾牠們的自然習性和覓食行為。這可能會導致牠們依賴人類提供的食物、改變原有的覓食習慣,甚至可能出現攻擊性。妥善處理食物和垃圾也能避免野生動物靠近人類的營地,避免對兩者造成危害。

盡可能減少環境汙染:妥善處理垃圾(包括人類排泄物)是無痕山林的一個重要面向。如果未能妥善處理廢棄物,可能會導致水源和自然棲息地被污染。使用可生物分解的肥皂並確保所有洗滌活動遠離水源,有助於大幅減少溪澗、湖泊和河流的污染。

無痕山林的社會和道德益處

提升其他人的戶外體驗:為其他遊客著想是無痕山林關鍵的一環。正如我們上面所討論的,這包括降低噪音、尊重其他旅者的空間,並確保人為音量不會淹沒環境的自然聲音。

保護大自然之美和完整性:無痕山林原則上鼓勵我們不干擾自然和歷史文物。透過留下我們所發現的事物,將確保這些自然物能繼續為生態系統產生貢獻,也讓未來的遊客能夠享受。

環境教育與意識:無痕山林的理念具有教育目的,讓人們意識到人為活動對大自然的衝擊。透過認識和實踐這些準則,人們更有能力意識到個人的行為和潛在的環境後果。這樣的意識帶來尊重大自然和對其負責的文化,在戶外活動日益流行的情況下,更加不容忽視。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remains of ancient cultures is one of the social and ethical benefits of LNT. Leave No Trace
保存文化遺跡是無痕山林為社會和倫理帶來的效益之一

針對無痕山林的批評

無痕山林的這一套戶外理念體系被廣泛接受,受到的批評不多。然而,有些人認為,它可能過於簡化荒野保護的議題和生態相互作用的複雜性,對於區域性差異或獨特的生態系統也欠缺考慮。

其他批評者認為,這些準則可能會被解讀為提倡自然與人類分離的觀點,從而導致「排他主義」,這種觀點可能會阻礙人們意識到自己其實也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有些人表示,在已經嚴重受到人為活動衝擊的地區,為了管理土地,必須採取比嚴格遵守無痕山林更有效率的的方法。例如,積極的管理或修復工作,可能會更合適。此外,無痕山林準則也可能欠缺考慮原住民社會的特殊脈絡,譬如生活的方式及他們依循傳統使用土地的方式。例如,某些被「無痕山林」認定為有害的活動,可能是長期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也有其他人認為,過度關注於降低人為活動會帶來限制,讓進入自然區域變得更困難或昂貴,反而阻礙了某些群體親近大自然的機會。

Some critics argue that LNT doesn’t address today's environmental concerns, namely macro-scale issues such as energy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the resulting shift in climate. Leave No Trace
一些批評者認為,無痕山林並沒有解決當今的環境問題,譬如能源、資源消耗以及因此導致的氣候變遷等宏觀議題


2009年,學者Gregory Simon和Peter Alagona在《道德、地方和環境》(Ethics, Place and Environment)學術期刊中發表了一篇題為〈超越無痕山林〉(Beyond Leave No Trace)的文章,提出了更多的道德體系。他們所「擴展」的荒野理念架構同樣包括七項原則,但認為這些原則更加全面,因為解決的不只是症狀,而是問題的根源。這些原則分別是:

  1. 讓自己和其他人清楚認識您造訪的地方
  2. 只購買您需要的設備和服裝
  3. 好好照顧您擁有的設備和服裝
  4. 嚴肅對待每一次消費食物、裝備和服裝的選擇
  5. 盡可能避免製造廢棄物
  6. 減少能源消耗
  7. 積極保護和修復您造訪的地方

這些立場遭到一些批評,為了回應,兩個人解釋了他們的觀點。他們認為,無痕山林的七大準則仍然鼓勵了過多的消費,因此,使用無痕山林所建議的工具,並不能保證避免環境衝擊。他們同時補充,無痕山林倡導的信念,讓人們誤以為可以不留痕跡,實際上卻系統性地掩蓋了七大準則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錯置和關聯。

無論如何,重要的是理解,雖然無痕山林準則和框架有各種各樣的批評者,但這些批評幾乎完全出自同一個渴望:真正實踐改善環境、為環境負責的意識。他們通常認為無痕山林走得還不夠遠(而不是走得太遠),也不違背尊重、保護大自然的核心概念。

Volunteers collect trash at a local park. Getting involved and volunteering to conserve the natural places you visit and love is the next step in the evolution of LNT. Leave No Trace
無痕山林志工在社區型公園收集垃圾。無痕山林理念發展的下一步,是積極參與、主動保護您所參觀和喜愛的自然環境

結語:學習無痕山林

無痕山林非營利網站詳細地介紹了無痕山林的準則,並獲得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大力支持。這些準則提供了全面的指南,讓人們能帶著責任感享受戶外活動。無論您是經驗豐富的戶外活動愛好者,或是休閒的遊客,理解並實踐無痕山林的原則,將為保護大自然(山林、海灘、沙漠、叢林、草原)的努力帶來重大影響,庇蔭未來的每一個世代。

儘管有些批評者認為無痕山林做得還不夠,或者它過度簡化了保護大自然的議題,但大致而言,它依然是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戶外理念框架。透過將這些原則融入我們的戶外活動習慣,我們可以一起維護大自然的美景和完整性,為環境做出貢獻,確保大自然在未來的歲月中仍然能被親近,且繼續保有活力。

大自然的存在讓所有物種生存,是確保地球適合居住的關鍵一環。無痕山林作為指標性的理念系統,提醒著我們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確保未來的世世代代都能繼續享有它們
订阅新闻
请使用有效的电子邮件地址